首页 资讯 正文

这些天,丽水庆元人组团满山“找苦吃”

体育正文 43 0

这些天,丽水庆元人组团满山“找苦吃”

这些天,丽水庆元人组团满山“找苦吃”

潮新闻 记者 张熙锦(jǐn) 王逸群 民警葛锡淡助企服务(fúwù) 梁弄派出所供图 四明山腹地,余姚梁弄镇五桂村里,有一对70多岁的“老冤家”。月前,两人又因宅基地的事差点(chàdiǎn)动(dòng)了手,邻居拉不开,村干部劝不动,“我们(wǒmen)等小黄来评理!” 小黄——50多岁的梁弄(liángnòng)派出所民警黄沛年很快赶来,问清缘由(yuányóu)后他耐心安抚。之后半个月,他带着测绘员丈量土地,每天(měitiān)上门走访,化解陈年积怨。“老冤家”终于握手言和。 “我们把群众放在什么位置,群众对我们就是怎样的(de)态度。”自1971年设立(shèlì)以来,地处四明山革命老区的梁弄派出所(pàichūsuǒ),始终传承红色使命,守护一方平安,助力老区发展,成为公安部一级派出所、浙江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……一项项(yīxiàngxiàng)荣誉,见证了一代代梁弄派出所民警的坚持和初心。“为了人民”,红土地上(shàng)响起跨越时空的誓言。 民警黄沛年与(yǔ)葛锡淡走村入户 梁弄派出所供图 把群众找民警说困难(kùnnán),变为民警主动找困难 5月12日,早8时不到,梁弄派出所民警黄一鸣就背着黑色双肩包(shuāngjiānbāo)出现在岭头村。这个高山村不大(dà),几十户人家,一圈走下来,他却要花三四个小时。黄一鸣的包里装着相机(xiàngjī)、药品等(děng),随时送上村民需要的服务,“事情办完,也不能抬腿(táituǐ)就走,得再坐会儿,听听村民的烦心事。” 这条(zhètiáo)路,黄一鸣走了4年多,背着包走村入户,也成了梁弄(liángnòng)派出所民警的标志。 地处山区,梁弄镇村居分散,最偏远(piānyuǎn)的村开车到镇区需大半个小时,一些(yīxiē)村老年(nián)人居多(jūduō),出行更是不便。2021年,黄一鸣接到过一个求助电话:横坎头村的张阿姨瘫痪在床,儿子在外经商,身份证到期了,到派出所换证成了她的“心病”。 黄一鸣立即背上(bèishàng)相机(xiàngjī)赶到村里,还特地带了白床单,为张阿姨拍照片。不久后拿到新证件,张阿姨忍不住落泪,这让黄一鸣心里酸涩:“会不会还有我们(wǒmen)不知道的求助?” “能不能把群众找我们说困难,变为我们主动找困难?”这一想法,很快(hěnkuài)得到(dédào)响应。梁弄派出所从此规定(guīdìng):每位民警每周至少(zhìshǎo)三天走村入户,按照管辖片区,制作村情一览表,记录民情日记,每月总结梳理;对村民反映的问题,能解决的及时解决,有困难的上报所里集中力量解决;同时配备专用背包,提供户籍(hùjí)办证、安全宣传等上门服务。 “背包(bēibāo)警务”由此而来。土地征用赔偿纠纷、建筑工地安全隐患……在民警的走访中,不少问题被发现,许多矛盾(máodùn)化解于无形。 两亩地的(de)番薯,值多少钱?对路坑村村民朱顺尧来说,这是他辛苦小半年的成果(chéngguǒ)。去年10月(yuè),番薯收成在即,却被野猪拱得七零八落,朱顺尧急得上了火。 群众事,无小事。9位民警和义警带着猎犬,到山林间轮流巡逻,连续蹲守9个昼夜驱赶野猪,直到番薯(fānshǔ)收完。一位民警在驱赶时掉进泥坑(níkēng),膝盖(xīgài)受伤仍咬牙坚持。 “背包只是(shì)形式,没有一颗想群众所想、急群众所急的心,东西装再多也是空的。”梁弄派出所所长章建峰(zhāngjiànfēng)说,为更好地(dì)满足群众需求,他们还在全省率先推出一站式警务服务中心、推广“户联码”智慧门牌,为群众提供(tígōng)就地就近服务。 番薯(fānshǔ)地里的故事,就是这里的日常。 黄沛年(nián)在“老黄调解室”为村民调解矛盾 梁弄派出所供图 当平安的守护人,做致富(zhìfù)的推动者 梁弄镇横坎头(héngkǎntóu)村,是习近平同志一次考察、两次(liǎngcì)回信的地方。他曾深情嘱托:“只有老区人民富裕了,才谈得上浙江人民的共同富裕。” “我们民警能为(néngwèi)共富做什么(shénme)?”章建峰说,身处(shēnchù)梁弄,他们理应有更高的觉悟担当,把总书记的嘱托牢牢记在心上,变为他们肩头沉甸甸的职责。 平安,是他们提供的(de)最好(zuìhǎo)公共产品。这些年,重大案件虽少了,但邻里纠纷等时有发生,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安全。 “小案”不小看。除了强化侦破力量,所里创新思路,将治安重点转向“防(fáng)发案、除隐患(yǐnhuàn)”,在6个治安比较复杂的村组建“治安调解理事会”,还(hái)联合镇村成立由(yóu)1000多名志愿者组建的“四明红哨”队伍。 2024年除夕夜,家家户户沉浸欢乐(huānlè)中,民警和志愿者(zhìyuànzhě)却依旧坚持在山间田头巡逻。一辆停(tíng)在山脚的可疑车辆引起警觉,他们连夜进山搜寻,一起非法捕猎案被当场查获。 目前,梁弄镇已连续10年“无上访、低警情”。今年1月至5月,可防性案件和电诈案件万人发案数均为(wèi)余姚全市最低。镇党委书记李明说:“有这样(zhèyàng)的环境,我们只管安心(ānxīn)谋发展。” “保障治安是我们的基础工作,光把分内事做好(zuòhǎo),这还远远不够(yuǎnyuǎnbùgòu)。”梁弄派出所的民警们说,不仅要当平安的守护人,还要做共富(zuògòngfù)的促进者。 企业创富,他们护一程。去年以来,梁弄派出所牵头(qiāntóu)组建“红锋共富联盟”,把警务室(jǐngwùshì)开进20余家企业,提供产权保护等服务,已帮助相关企业挽回各项经济损失近百万元(bǎiwànyuán)。 群众致富,他们扶一程。前几年的大病,让五桂村村民宣永强花光了积蓄。生活拮据,木匠活无力(wúlì)再(zài)干,他成日郁郁寡欢。 原副所长张阳发现后(hòu),常在走村入户时为他打气、谋划。得知他想办民宿(mínsù),却不知从哪入手,张阳一有时间就上门(shàngmén),义务当起“跑腿小哥(xiǎogē)”“装修监理”“推广大使”。2023年,民宿开业。眼下,宣永强的年收入已达6万余元。 帮残疾村民联系农技培训(péixùn)、为在家妇女介绍保洁工作、协调企业(qǐyè)设立“爱心岗”……看似不起眼的(de)一程,对于这些村民,就是向着美好生活的一大步。 民警黄一鸣为村民上门(shàngmén)拍身份证照片 梁弄派出所供图 理想信念是入所第一课,也(yě)是人生必修课 去年(qùnián)3月,26岁的葛锡淡考入公安队伍(gōngānduìwǔ),被分配到了梁弄。基层没有轰轰烈烈的大案,都是琐碎平常的纠纷(jiūfēn),加上方言不通,他有些失落:“考出了大山,考进了深山。” 让年轻民警树立理想信念(lǐxiǎngxìnniàn),梁弄派出所一直十分重视。“我们把它当作民警入所第一课,也是一辈子的‘必修课’。”梁弄派出所教导员(jiàodǎoyuán)徐洋涛说(shuō)。 梁弄(liángnòng)有23处革命旧址,这片红色热土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(de)革命故事,流淌着无私奉献、艰苦奋斗等革命精神。梁弄派出所通过“瞻丰碑、观旧址、忆征程”等课程,“读一本红色书籍、讲一个革命故事”等实践,从红色资源中(zhōng)汲取养分,将红色教育作为育警铸魂的重要抓手,让年轻民警(mínjǐng)读懂“人民警察”的分量(fènliàng)。 为培育职业责任感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,他们还强化“以老带新(xīn)”制度,让爱岗敬业、奉献拼搏等精神(jīngshén)扎根民警内心。 黄沛年(nián)是“老黄调解(tiáojiě)室”的负责人,工作经验丰富。所里安排他当葛锡淡的师父。一次调解摊位纠纷,葛锡淡单枪匹马出了警。没想到,因他缺乏经验(quēfájīngyàn),摊主怒上心头,摊位纠纷差点变成警民矛盾。黄沛年匆匆赶来,顶着(zhe)数落,仔细听完诉求,耐心劝导至深夜(shēnyè),才让双方消了气。 自己闯祸,却让50多岁的师父(shīfù)挨骂,葛锡淡心里不是滋味,也很羞愧。从此,他再也不敢轻忽,还主动练起梁弄话(liángnònghuà),一步步走熟认熟了辖区(xiáqū)农户。 王老伯(lǎobó)家的(de)西瓜地遭了小偷,葛锡淡冒雨连夜追踪排查,不到12小时抓获了犯罪嫌疑人。听着王老伯的连连感谢,他(tā)想起入所“第一课”上(shàng)的内容,“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。革命先辈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战,当代人民警察更应尽心服务群众、守护美好生活。” 筑牢初心,梁弄派出所还开展“助一户贫困家庭”实践(shíjiàn)行动,每位民警每年(měinián)坚持帮扶一户家庭。岭头村里,家庭困难(kùnnán)的小黄在民警连续10年接力下,顺利读完大学,走上了工作岗位。 近年来,黄一鸣、徐立峰、鲍锡文等优秀(yōuxiù)民警(mínjǐng)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、三等功。四明山中,青松挺立。一代代民警淬炼成长,将“为了人民(rénmín)”的誓言写在红土地上。
这些天,丽水庆元人组团满山“找苦吃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